当前位置: 首页- 行业动态 
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 时间:2024-05-23 点击量:

川农发〔2024〕7号

各市(州)农业(农牧)农村局,厅属有关单位: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四川省加力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加快打造全程全面高质高效“天府良机”行动方案》,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,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,现提出以下意见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硬任务,坚持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落实“天府良机”行动,推进良机、良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制深度融合,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、创新水平、作业水平、服务水平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。

二、目标任务

到2025年,全省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,宜机化条件加快改善,薄弱环节不断突破,服务能力不断增强,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。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%,畜牧、设施种植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0%,水果、茶叶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明显提升。

到2030年,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%,畜牧、设施种植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0%,水果、茶叶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进一步提升。

到2035年,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,农机信息化、智能化广泛运用,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%。

三、重点工作

(一)装备良机,研制推广适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农机装备

围绕农业急需、农民急用农机装备,持续开展需求凝练,动态发布需求清单,推进清单项目化。布局一批研发项目,实施“天府良机”集智攻关项目,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“一体化”试点,支持引导科研院所(高校)、制造企业、农机专业合作社研发一批先进适用农机装备。完善农机鉴定大纲,开辟急用农机鉴定“绿色通道”,加快创新装备熟化应用。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为抓手,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分类分档,落实“优机优补”,引导农民购置“适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农机装备。优化农机装备结构,推进农机装备报废更新。制定农机作业规范、标准,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农机作业”,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、远程调度管理等信息化系统,促进农机共享共用。加快推广农机作业大数据运用,促进农机精准作业、精准服务。

(二)建设良田,推进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

实施“天府良田”建设攻坚提质行动,逐步把符合立项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。推进整灌区、整市、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,分类打造“天府良田”样板。把宜机作业作为高标准农田规划、建设、验收的重要内容,达到田间道路通达,农机下(跨)田坡道配套,田块归并和坡改梯合理,满足农业机械生产作业需要。开展“五良”融合宜机化改造,实现田块“小变大、短变长、陡变缓、弯变直,互联互通”。大力开展果园、菜园、茶园和设施种养基地的宜机化改造建设,推进标准化生产、机械化作业。大力推进标准化提灌站建设,实现旱涝保收。

(三)引育良种,促进良种和良机深度融合

完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将机械化生产适应性作为重要指标,加快选育推广适宜玉米籽粒机收、油菜机收的品种。用好全省种子科研、生产单位的人才、技术和场地资源,加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,鉴定筛选和引进一批适应机械化播种、采收的优良品种。开展宜机化新品种选育和区域试验,大力推广宜机化品种。开展机械化制种技术试验示范,逐步提高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,配备升级现代化种子加工设施设备,持续提升种子加工能力。

(四)推广良法,推动农艺与农机集成应用

围绕“天府粮仓·百县千片”建设行动,制定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、养殖工艺和机械作业规范,推动品种栽培养殖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。改进种植、养殖和产品初加工方式,推广区域化、标准化种植、养殖机械化生产模式,构建高效协调的机械作业生产系统,促进品质改善、产能增加。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,在粮油产业集群、粮食生产重点县等区域,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械,提高作业质量,保障增产丰产所需的播种密度。开展机收减损行动,引导农户和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、适宜机具和机收方式,将机收损失控制在现行作业质量标准以内。

(五)创新良制,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与机械化相互适应

加快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户、农机专业合作社、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、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。引导农机服务主体与农业生产主体组建联合体,推广代耕代种、代管代收、全程托管等服务模式,探索实现农机互助、设备共享、互利共赢的社会化服务机制,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。大力发展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指挥高效的区域农机服务中心,进一步增强农机服务生产和抗灾救灾能力,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、农资统购、技术培训、信息咨询、农产品销售对接等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,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。

(六)打造应用场景,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

以“补短板、促集成、提水平”为目标导向,以主要粮油作物为重点,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基地建设。积极开展粮油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集成配套,重点推进水稻区机械化栽植、油菜机播机收发展,加快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步伐。分作物分区域举办现场观摩演示活动,总结推出一批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,实现高效植保、产地烘干、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,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。实施经济作物“绿色高产高效行动”,推动果菜茶、中草药等产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创新发展。推进水产、畜牧养殖规模化、机械化、标准化。支持符合条件的县(市、区)创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(市、区)。

(七)夯实基层基础,建设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

加快建设农机科研人才队伍,推动高校加强农机学科建设。构建农机协同创新体系,设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“天府良机”创新团队。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,建强农机管理、推广、安全监理等公益服务能力。加快实用人才队伍建设,组织开展农机技能竞赛,遴选和培养一批农机操作、维修和推广“土专家”。以高素质农民培训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项目为依托,开展农机驾驶操作、维修保养、农机经纪人等实用人才培训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

发挥省领导牵头的现代农业装备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作用,统筹研究解决农机化发展重要工作、重点问题、重大项目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、政府支持,将加快农机化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,同规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、同考核。聚合各方力量,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,推进农机、种植、畜牧、渔业、种业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,共同推动农机化提速发展。

(二)强化政策支持

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,开展农机综合奖补、报废更新和新产品试点,持续增加农机装备总量。持续稳定加大农机财政投入,统筹相关涉农项目资金,大力支持农机研发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机装备制造企业、农机新型经营服务主体信贷投放力度,开展农机装备抵押贷款、融资租赁和信贷担保服务。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保障农机设施用地,落实农业机械化发展用电、用水、用油、用气等优惠政策。

(三)强化技术指导

建立省级农机服务指导特派员制度,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[一个团队联系一个市(州)]。各地要结合农业发展需要、生产关键节点、机械化重要环节等实际,组建农机农艺农田等技术小分队进村入户到田,精细开展技术指导,推进新机具、新技术、新模式深度融合。要坚持目标导向,突出主要农作物和关键薄弱环节,分解下达农机化生产任务。加快修订农业机械化相关技术规范、标准,建立健全统计、评价指标体系,准确把握统计指标口径,做到“应统必统、应统尽统”。

 

四川省农业农村厅

2024年5月11日


来源:省农业农村厅官网

上一篇: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
下一篇:四川省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 设备更新行动方案

{/dede:type} | 蜀ICP备14020713号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(c) 科源科技 .inc All rights reserved
电话:0816-5115986 传真:0816-5115986 地址:四川省江油市太平镇太华路北段92号
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